时间:2022-12-02 14:05:59 | 浏览:315
近年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几乎成了流行词,常常会出现在影视节目中。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人质情结,最初指的是人质对挟持犯产生感情,后来泛化到被害者对加害者产生情感或是依恋,认同加害者的观念,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
这个心理现象最初是在一起银行抢劫案中被发现。1973年,两名罪犯抢劫了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 ,并挟持四名银行职员长达6天,最后选择投降。令人惊讶的是,这四名受绑者没人愿意出庭指证嫌疑犯,甚至筹钱给嫌疑犯辩护。之后,瑞典刑事专家及精神科专家Nils Bejerot将这个现象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自我防御机制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现象属于“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反向形成是指人会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
在这个案件中,受绑者面临的是生命的威胁,他们在无意识中是害怕、厌恶绑架犯的。但是他们一旦把这种“厌恶”表现出来,或是讨好绑架犯的行为被当做是虚假的,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杀死。因而,这种对绑架犯的负面情感被压抑,为了能最大化生存的可能,他们最终相信自己对绑架犯的正面感情是真诚的(意识层面),反过来帮助绑架犯。
2.可能与进化有关
有研究发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现象并不是人类独有的,一些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特别是灵长类)也有类似的心理现象。这暗示着这种心理可能满足了进化的需求。
在部落时代,女性、孩子常常会被其他部落俘虏,小孩会被杀死,女性如果反抗会被杀死,而服从就可以留在这个部落繁衍后代。“俘虏与加害者产生感情”这种心理会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
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不单出现在绑匪和人质关系中,相似的心理还会在性虐待、贩卖人口、歧视、宗教压迫的受害者身上出现。对压榨自己的老板忠心耿耿,也被现代人戏称为“工作斯德哥尔摩”。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长期投资的股票,涨到一定幅度或大涨就要减仓,此时就是投机;频繁买卖中将看好的股票长期持有,投机取巧就成了长期投资。对面股市魔力,要独立思考,全方思考,逆向思考,理性利用市场情绪,免当牺牲品。这也是检验投资者理性思维和心理承受力的关键时刻,也是考验你降低或化解损失的应急智慧的最佳时机。
在这个过程中,玩具是孩子体验学习的工具。玩具对于儿童来说,在其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然玩具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给孩子选择玩具呢。今天我们就请心理专家根据自己。孩子整个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5日讯(记者 钟亚萍 通讯员 周泳晴)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深圳市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近日,深圳市卫健委联合南山慢病院(南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举办深圳市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培训会,来自市、各区精神卫生防
不料就在日光完全遭到遮蔽同时,玻璃破碎,薇若妮卡陷入恍惚状态然后昏迷,朋友们也吓得惊慌失措。思念父亲的她,和两个朋友在日全蚀那天,做了碟仙板以召唤她父亲的灵体。1、《灵蚀》自从父亲死后,薇若妮卡就一直姊代母职照顾弟弟。
月嫂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岗位,在雇主家的工作时间通常只有26-45天。同一屋檐下亲密相处,既是对工作执行品质的严格要求,又是对沟通能力的考验。她们一天的工作内容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第一是产妇康复辅助,第二是新生儿护理。
张姐家的孩子上小学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比较内向,如今小学里孩子接触的同学多了起来,张姐希望孩子可以变得更加外向一些。于是经常强迫孩子去和同伴们多接触,但是孩子却对张姐的引导很排斥,孩子表示这样的自己并不快乐。张姐有些纠结,孩子这么内向,
最近总有父母向我吐槽说,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能带了,看上去个子小小,但身上的脾气倒是挺大。孩子们倔得像头牛似的,父母们总是对他们束手无策。朋友家的孩子小华才五岁多,但性格却是出了名的倔强,家
中老年人,也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人,说老还不算老,说年轻,真的不再年轻了,女人过了五十岁,男人到了六十岁,真的老了,你服气还是不服气,也要面对现实,心态年轻,并不代表就年轻。60后,70后这两代人最多,兄弟姐妹都好几个,父母还在世的也不是很多
跟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才永远不可能离婚?许多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思考这个问题上,却全然忘记了:婚姻的好坏,是经营的结果,谁都不可能一劳永逸。事情之所以有回报,是因为我们在持续付出。我们之所以付出,也从来不是因为看到了回报!(回报是付出之后的
初婚难,再婚更难!很多人都会天真的以为,自己离过婚就是懂得婚姻了!而事实偏偏就是,第一次的婚姻失败,恰恰说明你不懂经营婚姻!在这里,我将几年来对上万离婚人士的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许对你的再婚有些许帮助!离婚想再婚 关注聚离婚再婚必备7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