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13:35:14 | 浏览:202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被绑架的人质竟然不想被救,反而自己主动帮绑匪脱罪,甚至还爱上了绑匪呢?
人质爱上劫匪这种事,听起来只在电影或电视剧才有的情节。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居然也有这种情况而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为什么人质会有这样的心理?
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变成这样?
如果对这话题感兴趣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01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 症候群?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是指被害者会对于加害自己的人产生情感的一种现象,被害者会同情和认同加害者的观点和想法,甚至还会反过来帮加害者脱罪。
简单的来说,就像是一个人被绑架后,他不但不生气讨厌,反而还替绑架者说话或帮助脱罪。它是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又称作【人质情结】。
而想要了解【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首先就要先知道这起发生在瑞典的著名劫持事件。
在瑞典的一个小镇上,一个叫欧森的小混混,在一次偷盗案被判三年的有期徒刑。期间,他来到卡尔马的监狱里,认识了另一个银行抢劫犯弗森。
欧森对弗森抢劫银行的事迹非常崇拜和着迷,在瑞典,不是重刑犯人们可以在得到批准的情况下,获得短期离开监狱的机会,以验证他们是否对社会还有危害。
然而欧森在这次的机会下,并没有学乖。他逃狱了,不只这样,他也没忘了他的【偶像】弗森,就在1973年8月23日,欧森在斯德哥尔摩的广场策划了一场抢劫银行案。
他用面罩遮住了睑部,从皮夹包拿出了一把冲锋枪,直接向天花板开火,还假装美国人的口音喊了一声“the party just begun”。
一阵慌乱中,他劫持了4名银行员,当地警方也很快到了银行大楼外,但是因为人质的安全,警方并没有选择直接冲进去,而是在外面和欧森谈判。
欧森要求300万瑞典克郎,一辆逃跑的车和把弗森也就是他的偶像,带到案发现场,几个小时后,钱、车、人都到了。
但由于警方拒绝欧森再次提出的条件,也就是他想带上两名人质一起逃跑,等到弗森和他都安全逃离,才肯放了他们。
结果警方和劫匪都不让步的情况下,就这样僵持了130个小时,也就是5天的时间。
这个案件也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在僵持了5天后,最终,警方使用了催泪弹,欧森和弗森才终于投降。
事后,这4名人质却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行为。
他们被解救出来后,不但一点都不感谢警察,反而感觉上是对警方的不满,感觉警方如果开枪才是射杀他们的人,而劫匪才是真正帮助他们的人。
在带走犯人时,人质们还说“不要伤害他们!”,事后也不配合警方调查,法庭上也不指控他们的犯罪,导致这起案件调查遭遇各种困难。
甚至更惊人的是,
据说这群人还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筹款聘用有名的律师为劫匪们辩护脱罪,当中有一个女性人质在这五天中还爱上了劫匪,决定要嫁给他。
这起案件当时就有各种媒体在直播报导,大多人都知道这起劫持案,不过这样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满头问号:
为什么明明是被挟持受害者却不会感到愤怒或敌对?反而站在认同他们的一方,甚至爱上他们呢?
这就是有名的斯德哥尔摩事件由于这个情况第一次发现所以就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02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由于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就请来了犯罪心理专家来研究,结果发现这个【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都伴随着5个特征:
在绑架的过程中,欧森和弗森在人质旁放了一些炸弹,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你们敢逃跑炸弹就会引爆。
人质们听到后,当然是吓得不敢逃跑。这里就符合了第二点:【受害者】感到生命受威胁,相信自己没办法逃脱,处在绝望中。
那为什么出来的人质,都觉得绑匪们好呢?
之后【受害者】在接受访问说到:在长达几天的僵持中,绑匪对我们都很好,当有人感到幽闭恐惧症的时候,绑匪就让他到窗边透透气;当有人发抖的时候,绑匪就给她披上外套。
在这过程中,绑匪偶然施给的小惠举动就让极度恐惧的他们感到受宠若惊。在这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生命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
而这时【加害者】给出的一点点关心,就很容易在心里被放大成好几倍,就有可能会想:
他们根本没有想杀我们,而且不时还会关心我们的状况,只是被警察逼迫,真正坏的是威胁他们的那些警察。
这就是包含第一,第三,第四的特征:
【受害者】会认同【加害者】犯罪的原因,他们认同绑匪劫持他们是有苦衷的,在遭遇中【受害者】会体会到【加害者】偶然施给的小惠举动,除了【加害者】给予的单一讯息之外,【受害者】没办法获得外界的讯息。
所有5项特征串起来,他们就产生了这种奇怪的心理现象,他们已经完全忽略这事件中最重要的犯罪事实。也就是一开始罪犯是来抢劫银行
才促成的劫持事件,而不是警察威胁绑匪,他们的生命才受到威胁。
03
站在另一个心理分析的角度,有人认为是一种情绪依赖的现象,就像刚出生的宝宝,他会以身边最靠近的有力成年人为最大的依靠。
而人在极度恐惧、绝望,又得不到外部讯息下,甚至生命还掌握在对方手中,只要对方施予一点帮助,就很容易会变成了依赖的对象,就算明知对方是罪犯。
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而【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只是用来形容出现这种对【加害人】认同的心理现象,并不是一种正式的疾病,也没有列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5中。
换句话说,是一个人因为发生了某些事情才出现了反常的心理现象才称作【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而不是因为得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才有这种反常的心理现象。
但不必担心,并不是所有或大部分受害者都有这种现象。根据FBI联邦调查局的危机事件公开数据,有95%的受害者都没有出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写在最后
其实【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现象并不是只出现在绑架案件上,在生活中其实也正在发生。例如一些不对等的情侣关系、家庭关系。
对方态度已经到了非常差的地步,甚至会动手动脚的情况,受害的一方依然维护着加害的一方,认为对方这样做有他的理由。
通常【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会经历以下四大过程:
当局者迷,有些时候就是要逃出一些僵化了的思想框架,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困扰,可以私聊我或者在下面评论哦~
欢迎关注公众号:【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
46000公里,152天,21国,这是2018年我带着爸妈走过的漫长自驾旅程。我们一路从中国开车抵达了法国,自驾穿越了亚欧两大洲,从夏季出发,到冬季回国,我们历经坎坷,经历难忘。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漫长的旅途中,我父母的身体状态经受住了考验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位于瑞典首都市中心的梅拉伦湖畔,是斯德哥尔摩的形象和代表,也是该市市政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建于1911年,历时12年才完成,是瑞典建筑中最重要的作品。建筑两边临水,一座巍然矗立着的塔楼,与沿水面展开的裙房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之装
具体行程:第一天,早餐后,前往古老而悠久的斯德哥尔摩老城,感受时光的变化,漫步城中享受慢生活。然后,参观瑞典皇宫,这里每天中午都有一个小时的骑兵换岗仪式,非常有趣。下午,到诺贝尔博物馆中看看,了解诺贝尔的生平及各个时期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讲
斯德哥尔摩王宫的历史始于中世纪,虽然现时王室已经搬出到郊外的卓宁霍姆宫,但斯德哥尔摩王宫仍是瑞典国王的官方居所。除了用作王室居所的楼层外,王宫其余部分还有其他用途,如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馆、宝藏展览厅、军械展览厅和位于地底的三王宫博物馆。187
依旧是提前网上订的民宿,一晚2人63欧,坐车到市中心10分钟,不要买单程票,非常不合算,可以买两天票或者三天票。从机场坐大巴到市中心200几的瑞典克朗,记得提前换好钱币,在机场兑换很贵。不得不说,瑞典人都是健身达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看到运动
北欧旅行之瑞典“斯德哥尔摩”——魔幻地铁之旅世界上总是充满艺术气息的,无论你前往何方,总有一处地方会被艺术渲染的如痴如醉。世界上是不缺乏艺术的,缺乏的是发现艺术的眼睛。如果你要问我瑞典最具有艺术气息的地方是哪里?回答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这里
来源:环球网近年来,中国与瑞典民间交流与合作显著增加,双方旅游人数也呈逐年上涨态势。为进一步开拓瑞典赴京旅游市场,北京市旅游委近日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通过现场推介、广告宣传、渠道推广的模式,全面宣传北京旅游资源,展示北京城市形象。现场嘉宾
斯德哥尔摩,一个美得丰富,蕴藏无限可能的地方。无论是初遇,还是重逢,抑或早已相交甚深,如老友亲人般熟稔亲切,总有一些美好,是让你不曾想到的意外之喜。如果你已经知道斯德哥尔摩的一千种玩法,那就请让我们帮你找到第一千零一种。1鬼话之旅谋杀,瘟疫
水城斯德哥尔摩—瑞典旅游见闻原创 王走天下 王走天下 2019-08-08闲来无事到处走之长途跋涉逛北欧(九) 水城斯德哥尔摩 —瑞典旅游见闻(3) 斯德哥尔摩市由14个岛和一个半岛(也有说是18个岛)组成,由70多座桥相连接,被梅拉伦湖和
瑞典当时只去了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一个城市,所以时间充裕,逛得比较彻底,不打算分篇幅写了,所以这篇着实有点长~~写完了感觉最好补一个Content在前面~Anyway,读完的绝对是真爱了!CONTENT1. 瑞典概况:语言/